11月1日下午,地方委托重大项目《塔城地区“红色边城”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研究》阶段性论证推进会在温泉校区文科2号楼407会议室召开。项目组负责人、学院党委书记张峥,新疆历史文化学者、地方史专家杜雪巍作了主旨汇报。课题组成员吴秀红副教授、杨婷婷副教授、王汐牟副教授,青年教师努丽亚、潘诗扬、李佳等人员参加会议。
参加会议人员
张峥首先介绍了课题组工作进展情况。项目自2023年2月启动以来,已基本完成第一个阶段性课题任务。在课题组努力下,第一阶段整体进度良好,接下来,应继续挖掘和补充相关史实资料,突出塔城地区“红色边城”精神研究导向。
学院党委书记张铮介绍课题组工作进展状况
杜雪巍提出调研建议。他指出,后期调研活动应该着重于史料的挖掘。在资金条件允许的范围内,前往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开展实地调研寻找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足迹,将研究视角适当拓宽,注重中国共产党人在塔城地区的活动研究。同时,通过探访各地档案馆、巴克图口岸展览馆以及搜寻典型人物志资料等方式,为项目调研提供更多历史细节。
新疆地方史专家杜雪巍提出调研建议
与会人员一致认为,塔城地区“红色边城”精神内涵丰富、时代价值重大,因此,要在进一步发掘历史资料的基础之上推动项目继续深入。要用丰厚的史料帮助各研究人员了解历史,探索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,为寻找“红色边城”精神的内核提供重要支持。同时,根据不同的学术研究方向发挥个人专业优势,为项目研究提供全面、深入的视角和思考方式,从而更详尽、系统的探索“红色边城”精神的内核和时代价值。
张峥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。他表示,接下来要重点把握第二个阶段性课题中的主要任务,继续做好“红色国际大通道”的史实挖掘和补充工作,在塔城地区开展口述史调研工作,收集和保存一批影像材料,为研究报告提供具体史料支撑。他指出,“红色边城”精神研究要以形成、传承、丰富、创新等四个阶段为历史脉络,主要内容包含精神的历史形成、时代价值、弘扬路径等三个方面。他强调,课题组要完善下一步工作方案,着力解决调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,优化应对策略,以推动课题进展,确保达到预期目标。